About us
關於我們
跨領域學習
培育跨領域溝通與創新的π型人才
科技學院學士班整合院內資訊工程學系、土木工程學系、電機工程學系、應用化學系、及應用材料與光電工程學系等五科系的教學資源,由五系整合「AI人工智慧」與「永續環境與能源」兩大跨領域學程,同時,本學院積極發展跨領域特色研究,包括「農業永續生產」、「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及「人工智慧與機器人」,也搭配開設相關實作專業課程與實地見習場域,學生在不同科系的老師共同指導下參與學習及探索自我,而能有適性揚才的發展,使學生不再侷限於專一領域,而有機會跨兩個領域或多個領域的學習,以能培育出跨領域溝通與創新的π型人才,進而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與國際移動力。
科院學士班特色
雙熱門領域特色
雙專題執行課程
雙能力培養


Strategy
跨領域方向及重點

打破系所科際藩籬,有效整合教學資源,達到學生跨域學習目的。

以學生學習興趣為教育軸線,輔以科院特色,培育跨領域人才。

著重實作教學,從做中學習跨領域技術。
Our Mission
教育目標
打破系所科際藩籬,有效整合教學資源,達到學生跨域學習目的
以學生學習興趣為教育軸線,輔以科院特色,培育跨領域人才
著重實作教學,從做中學習跨領域技術
Core Competence
核心能力
運用數學、科學及工程知識的能力
設計與執行實驗,以及分析與解釋數據的能力
執行工程實務所需技術、技巧及使用現代工具之能力
設計工程系統、元件或製程之能力
專案管理、有效溝通、領域整合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發掘、分析應用研究成果及因應複雜且整合性工程問題的能力
認識時事議題,瞭解工程技術對環境、社會及全球的影響,並培養持續學習的習慣與能力
理解及應用專業倫理,認知社會責任及尊重多元觀點
Structure
科院學士班課程架構
本院學士班主要以培育跨領域工程科技人才為主,課程設計以「學院為主體,跨系所設計」為核心宗旨,主要課程特色;有別於傳統分科教育模式,課程規劃除了注重學識基礎及尊重學生為學習主體外,因此大一時,由院內各系共同支援分別開設必修的工程學科的基礎科目,同時開設「AI人工智慧導論」與「永續環境與能源導論」之院本課程,由院長與各系主任帶領各系專業教師共同授課,讓學生接觸學院內不同領域的基礎知識與應用範疇,一方面厚植寬廣的知識領域、一方面探索自我的興趣與能力;同時也加強學生的邏輯思考與程式設計能力,並透過跨系導師共同輔導,確立未來跨域學習的志向或是主修的專長,能在本學士班所選擇的「AI人工智慧」或「永續環境與能源」的跨領域學程或是確認自己的專長與志趣選擇分流到最適性發展的學系。
並鼓勵學生將專題延伸為研究論文,申請五年一貫攻讀研究所學位或博士學位,以培養更高階跨領域科技人才。透過四個學期的專題課程,由跨領域老師共同指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將創新思維導入學習,讓理論與實務更加結合,增加學生學習的跨領域思維,同時導入目標學習的概念。畢業前將學生分組合作,引入真實議題,讓學生發揮創意共同解決,完成畢業專題。透過這樣的訓練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探索知識的跨領域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培育擁有面對現實世界所需整合性知識及技能的高素質人才。

